我对塞尔吉奥·莱昂内的电影和埃尼奥·莫里康内的音乐充满了激情,不过就《西部往事》而言,我可能不是唯一一个发挥重要作用的人。尽管如此,我还是花了很长时间观看这部电影。出于某些原因,这部影片从来没有在电视上播放过,在那个年代,如果你想观看你想看的所有电影并不像今天那么容易—尤其是你住在远离电影院的小村庄。你不得不通过其他不太令人满意的途径获得这部电影。如果你像我一样生活在70年代的比利时或者法国,你可能会记得著名的法国电视节目,每周日在TF1播出的“La séquence du spectateur”:每周三次,每次10分钟,各种各样的电影介绍。它对我来说是唯一可以观看这部影片的机会,大约一年一次,我可以看到这部电影的一部分。我总是热切地期待着最后的决斗画面再次出现,每当这组镜头出现的时候,我都会粘在椅子上。漫长的等待和沮丧,这种遥遥无期的渴望对我来说就像寻找圣杯一样的痛苦。追求艺术和美感对于一个十多岁的少年来说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目标。然而,十多年来我所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这部电影让我如此着迷,不过我知道还有湮没的部分尚待发现。
其实,继《黄金三镖客》之后,塞尔吉奥·莱昂内的真实想法是以《美国往事》告终。他的电影作品看起来很有条理,但是他的两个三部曲— “美元”三部曲和“往事”三部曲⑴—都不是事先计划的。它们都是基于制片人的意愿改变而产生的。1968年,莱昂内别无选择,只能拍摄另一部西部片《西部往事》。为此,他极不情愿地再次前往西班牙内华达山脉,然后到美国拍摄这部影片,由于有了更多的预算,有了美国明星的加盟,他现在可以享有自由,他决定赋予这部电影毫不妥协的触感。这个电影剧本最初是由贝尔纳多·贝托鲁奇和达里奥·阿金托创作的,之后莱昂内与塞尔吉奥·多纳蒂重新合作改编了剧本。在为莱昂内的第二部西部片《黄昏双镖客》的阴影下工作之后,多纳蒂终于获得了应有的荣誉。不过,在这个故事的最离奇的转折中,我不由自主地发现了贝托鲁奇的触感,比如弗兰克亵渎吉尔的含糊之处。《巴黎最后的探戈》及《月神》的导演是这种男女深奥关系的专家。影片台词的撰写者米奇·诺克斯的贡献也不应低估。值得注意的是,这部电影的意大利发行名称“C’era una volta il West”实际上意味着“Once Upon a Time, the West”(从前的,西部)。因此,莱昂内并非打算在蛮荒西部的某个地方描述一个单一的故事,而是描绘西部—它的整个故事。当莱昂内在纪念碑谷拍摄电影场景的时候,就像约翰·福特在他之前所做过的,他的意图不仅仅是赋予某个给定场景的美丽景色,而是体现遥远西部的寓言。石板镇和甜水镇(角色在影片场景中穿梭的两个城镇,或者说未来的城市)是虚构的,这就是两个城镇之间的景观会成为众所周知的真正的纪念碑谷的原因。难道不是这样吗?这部影片只不过是一个与我们的潜意识对话的寓言。影片中的角色不仅仅是一群偶然参与同一个故事的人:他们象征着人们不得不凭借自身的力量为生命而战斗的一个时代的过去,他们捍卫诸如家庭、国家、传统、信仰和正义的价值观;只不过在这个由无情的商人统治的时代,唯一的价值标准是金钱。除了有问题的商人莫顿之外,其他所有的主角都属于“过时”的范畴。那些能够生存下去的人将会是那些能够适应新鲜事物的人:吉尔足够聪明,能够生存下去;吹口琴的男人了解正在发生的变革,他会采取必要的措施适应生存环境。弗兰克也承认这一点,即使他相信时代发展是最明智的选择,他也无法成为一个商人。夏延是一个亡命徒,在一个象征性的剧情转折中被莫顿收买的人杀害—这个情节没有显示在银幕上,好像夏延的死亡并不重要,不过它的隐喻确实如此。莫顿死了,但是正如吹口琴的男人在影片结尾所说的,还会有其他莫顿接管这个世界。也许吹口琴的男人并没有活下来。实际上,在导演最初的剪辑版中,查尔斯·布朗森饰演的角色在影片开场时被三个杀手中的一个击中。在原始的欧洲剪辑版中,吹口琴的男人苏醒并站起来的短暂场景并不存在,这个场景被添加到美国剪辑版中,最近又被添加到所有那些声称是完整版的版本当中。在影片结尾,当弗兰克问他到底是谁时,吹口琴的男人一直在回答那些被弗兰克杀死的死者的名字。再度具有象征意义的是,莱昂内的意图是吹口琴的男人是弗兰克的掘墓人:吹口琴的男人不是一个真正的角色,只是一个事实上的隐喻,像弗兰克这样的人物在这个正在发生的范式转变中无法生存下去。⑵我们还必须提及无处不在的水元素,这是普通观众难以察觉的,如果你细心留意的话,水在影片中是显而易见的。水是麦克贝恩想要在那个地方建造城镇的原因,他自然而然地称之为甜水镇,因此,莱昂内和他的编剧以各种形式推论了这个主题:吉尔的浴缸,夏延的咖啡,吹口琴的男人拷问瓦波斯的洗衣房,落在伍迪·斯特罗德(弗兰克帮派成员)帽子上的水滴—他最终喝下了帽子上的水,莫顿火车上的油画以及他对海洋的愿景,夏延通过盥洗间进出火车时的冲水马桶,莫顿垂死时的小水坑,麦克贝恩亲眼目睹他女儿死亡时的那口水井,吉尔为吹口琴的男人取水的水井,影片结尾吉尔给筑路工人喝的水,还有更多的例子。水元素不可能是一个巧合。它不知不觉地创建了一种流动感和透明感,从而影响观众对这部电影的认知。这些细节证明了电影剧本的成熟度。这部电影不是一部偶然的经典之作。
迄今为止,还没有足够高级别的乐评人来评论埃尼奥·莫里康内的《西部往事》原声音乐。《西部往事》被许多人视为有史以来最杰出的电影音乐,无疑包括我本人。它是莫里康内所创作过的角色主题的巅峰之作,五个主角中的每一个角色都有独特的主题音乐。就像《教会》一样,电影剧本决定了主乐器(双簧管)的选择,口琴在影片剧情声和非剧情声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它与查尔斯·布朗森扮演的角色有关。一般情况下,这种流行的乐器通常用于对位音乐,它在此处起到了承担死亡载体的奇特效果。布朗森的主题是一个简单的三音符动机,经常由银幕上的角色担当,它与弗兰克的主题交织在一起,演变成一个复合的提示,形成“吹口琴的男人”。弗兰克的旋律稍具田园风味,经常由英国号或铜管乐器担当。不过在“吹口琴的男人”当中,它归功于一个极度放大的电吉他。除莫里康内之外,还没有其他作曲家敢于夸大这种效应,当它突然进入扬声器的时候,这支曲子必将成为电影中最引人注目的标志性元素。除莱昂内之外,还没有其他导演允许他的作曲家如此胆大妄为,抢走电影的风头。将吹口琴的男人的主题与弗兰克的主题融合在一起是非常聪明的举动,它强调了两个男人之间的紧密联系。在这支曲子的第二部分,弦乐和完整的合唱团演奏了一个新的主题。“吹口琴的男人”是一支壮观的,迷人的,惊人的,达到最高水平的辉煌的曲子。当弗兰克和他的手下从灌木丛中走出来的时候,弗兰克的主题和吹口琴的男人的主题的混合第一次出现在麦克贝恩的家庭遭遇大屠杀的结尾。不过布朗森饰演的角色当时并不在场,因此这个场景中口琴的存在令人怀疑。似乎莱昂内最初的意图并不打算在这个场景中使用口琴:在扩展版CD中有一支名为“大屠杀”的曲子,是去掉口琴的“吹口琴的男人”的另外一个版本。很可能莱昂内对最初的版本不太满意,他认为完整版会产生更大的冲击力。因此,影片中出现的版本是一个定音鼓的集合,随后是“吹口琴的男人”的一个片段,接着是“大屠杀”的结尾。莱昂内的想法是正确的:“大屠杀”使这个场景成为了电影的经典时刻,口琴尴尬的存在不会令人感到不适。吉尔和夏延都有自己的主题音乐:埃达·戴洛尔索精彩的女声哼唱体现了克劳迪娅·卡尔迪纳莱所饰演的角色的女性魅力以及这个宏大的史诗故事;悠闲的民间曲调与贾森·罗巴兹流浪汉般的化身如影相随。第五个主题是为莫顿构思的,它体现了这个商人的野心和脆弱。乍看起来这部配乐很简单:五个角色,五个主题。但是,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意识到配乐的架构比你看到的要复杂得多。比如弗兰克的主题,弗兰克不在场时也会出现。反之,当吹口琴的男人在场时,我们能够确认他与弗兰克的紧密联系吗?还有另外一种情形,当吉尔单独出场的时候,只能听到她的主题音乐。这会与莱昂内-莫里康内的完美主义背道而驰吗,还是应该在其他地方寻找答案?凭我的感觉,这部电影不仅仅是角色的寓言,也是音乐的寓言。弗兰克的主题不仅仅刻画了这个男人的特征,还带来了一种忧郁感:这个新生的世界,不仅有残酷的杀手,还有淋漓的鲜血。因此,你不可能漫不经心地拥抱新的生活。当以睡眠模式播放音乐时,它会提示你危险即将来临(比如“男人”)。当用扭曲的吉他演奏弗兰克的主题时,它是暴力和虐待狂的爆发,是一个世界的寓言;整个家庭,包括年幼的孩子,都有可能被暗杀,杀人会成为一场残酷的死亡游戏。吹口琴的男人的主题的简单动机是一个痛苦的寓言:在一般层面上,它放大了男孩(“吹口琴的男人”,他的兄长即将死去)和垂死杀手(弗兰克)的呼吸;在更深的层面上,它代表着古老西部的痛苦和美国西部痛苦的开发史—五年后,莱昂内再度与亨利·方达合作,在《无名小子》当中利用这个主题,莱昂内谨慎地描述了西部片风格的痛苦,为这种滑稽的模仿留下了余地。吉尔的主题是爱的寓言,寓意着这个女人在新世界中的地位,一个厌倦了只做妻子或妓女的女人,现在想要选择一个新的归宿。莫里康内将吉尔的主题视为整部电影的化身,因为他将她的主题命名为“C’era una volta il West”。莫顿的主题是梦想的隐喻,事实上确实如此。最后是夏延的主题,它象征着大街上的行人,一个普普通通的人;象征着我们,还有观众。我们可以看到,音乐不仅仅是这位导演意图的例证,还是这位导演意图的延伸,它放大了影片画面没有明确描述出来的一些概念。1968年,塞尔吉奥·莱昂内和埃尼奥·莫里康内只有40岁,正值他们各自职业生涯的巅峰时期。他们曾经是小学同学,如今他们永久地改变了电影和音乐的面貌。
专辑曲目(CD GDM Edel 2062 - Italy - 2005)1 - C'era una volta il West / 西部往事2 - L'uomo / 男人3 - Il grande massacro / 大屠杀4 - Arrivo alla staziones / 抵达车站5 - L'orchestraccia / 糟糕的弦乐6 - L'america di Jill / 吉尔的美国7 - Armonica / 口琴8 - La posada N. 1 /客栈 – 版本19 - Un letto troppo grande / 一张太大的床10 - Jill / 吉尔11 - Frank / 弗兰克12 - Cheyenne / 夏延13 - La posada N. 2 / 客栈 – 版本214 - La posada N. 3 / 客栈 – 版本315 - Epilogo / 尾声16 - Sul tetto del treno / 在火车顶上17 - L'uomo dell'armonica / 吹口琴的男人18 - In una stanza con poca luce / 昏暗的房间19 - L'attentato / 袭击20 - Ritorno al treno / 回到火车上21 - Morton / 莫顿22 - Come una sentenza / 如同一个判决23 - Duello finale / 最终对决24 - L'ultimo rantolo / 奄奄一息25 - Nascita di una città / 一座城市的诞生26 - Addio a Cheyenne / 告别夏延27 - Finale / 终曲注:⑴ 不出所料,“Giù la testa”(即《革命往事》)的名称中没有“Once Upon a Time…”(法国除外),同样,“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即《黄金三镖客》)的名称中也没有“Dollars”这个词(前期制作除外)。⑵ 这个观点基于Trevor Willsmer在2003年派拉蒙影业发行的特别收藏版DVD上的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