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斯·恩里克斯·巴卡洛夫20岁时离开他的出生地阿根廷,途中经历哥伦比亚、法国和西班牙,1959年抵达意大利。他很快在Fonit Cetra唱片公司和RCA唱片公司找到工作,成为塞尔吉奥·恩德里戈和丽塔·帕沃尼等新锐歌手的首席编曲。在此期间,他开始与埃尼奥·莫里康内一起工作,他们两人成为意大利十年来最杰出的编曲家和作曲家。通常情况下,一个特定的歌手会选择两个编曲者中的一个作为他或她的主要编曲者,很少会与另外一个合作。比如,我们知道恩德里戈在决定与巴卡洛夫合作之前会见过他们。即使这位创作型歌手后来像变帽子戏法一样与莫里康内合作过,恩德里戈似乎也不是唯一一次选择这位罗马音乐大师作为编曲者。甚至出现过恩德里戈的歌曲“Io che amo solo te”(1962年)的独特案例:虽然莫里康内不是这首歌曲的原始改编者,不过莫里康内还是在他的专辑“天鹅绒上的音乐”(1964年)当中加入了器乐改编,同样,巴卡洛夫也改编过这首歌曲。最终,他们各自改编的版本大相径庭。丽塔·帕沃尼的案例非常相似。当莫里康内为丽塔演唱的一首歌曲作曲时,巴卡洛夫会充当编曲家的角色(例如1962年的“Pel di carota”,1963年的“T'ho conosciuto”)。与此相反,当巴卡洛夫为吉安尼·莫兰迪写歌时(例如1964年至1966年间莫兰迪的电影三部曲),莫兰迪会指定莫里康内担当编曲和指挥,由莫里康内改编歌曲并指挥管弦乐团。1962年的电影《外籍军团的两个逃犯》(I due della legione straniera)是另外一种情况:原声音乐是巴卡洛夫创作的,但是其中的一首歌曲“Saida”是罗萨里奥·博雷利作曲,莫里康内改编的。一些令人费解的排名榜经常错误地将荣誉归功于他们两个人,最近几年才被爱好者纠正。毕竟,当某个才华横溢的编曲家能够胜任自己的工作时,为什么要将接力棒传给同行呢?由此可见,在这个有声有色的艺术创新领域,关键词是合作与尊重。合作者之间往往需要遵守合约履行期限,义务以及应有的权利。
以电影音乐为标志
与此同时,这两位作曲家都开始涉足电影艺术。巴卡洛夫的国际性影响几乎是立竿见影的,他为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的《马太福音》(Il vangelo secondo Matteo,1964年)创作的原声音乐获得了奥斯卡奖提名⑶。反之,我们知道莫里康内的名头直到60年代末期才得到意大利本土的认可。除帕索里尼之外,巴卡洛夫还是其他莫里康内常客的首选:埃利奥·佩特里的《每人自己》(A ciascuno il suo,1967年)和塞尔吉奥·科布奇的《姜戈》(Django,1966年)都传达了这位阿根廷-意大利作曲家的主要成就。在巴卡洛夫这边,他是达米亚诺·达米亚尼、毛里齐奥·卢其迪、佛朗科·吉拉尔迪或费尔南多·迪利奥等导演的主要选择,他还以与费德里科·费里尼(《女人城》,“La citta delle donne”,1980年)和迈克尔·莱德福(《邮差》,“Il postino”,1994年)的合作闻名于世。我们知道费里尼和莱德福的首选是莫里康内—几十年来莫里康内一直是意大利的第一人选—但是,这位作曲家与他们俩人的关系不太融洽,因此拒绝了这份工作。巴卡洛夫似乎有良好的感觉,他抓住了这两个机会,将这两部电影变成了职业生涯的里程碑。费里尼一直在寻找已故的尼诺·罗塔的替代者,在与尼科拉·皮奥瓦尼和解之前,他还试图与吉安弗兰科·普伦尼齐奥合作。此外,莱德福还联系巴卡洛夫谱写了另外两部电影音乐:1998年的《心太狂》(B Monkey)和2014年的《艾尔莎与弗雷德》(Elsa & Fred)。遗憾的是,这是巴卡洛夫的最后一项任务。
类型电影
《姜戈》是巴卡洛夫最受好评的配乐之一。像许多其他作曲家一样,他不得不接受埃尼奥·莫里康内创造的意大利西部片音乐标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那个时期最有才华的意大利作曲家即便处于这样一个良好的框架范围之内,也能够保留自己的鲜明特征。至少,巴卡洛夫显然没有以莫里康内的作品为标准来打造自己的音乐。他基于自己的构思显著地创作了自己的主题,然后添加了一些技巧,以便使这些音乐听起来感觉良好,同时满足了当时的制片人和听众的期望。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如果在当时可以从任何一位作曲家那里借鉴一些东西,那将是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形:莫里康内为《革命万岁》(Tepepa,1968年)创作的音乐听起来是不是很像巴卡洛夫为《谁知道?》(“Quien sabe”,又名《射向将军的子弹》,1967年)创作的音乐?值得注意的是,在音乐贡献方面,对于达米亚诺·达米亚尼导演的《谁知道?》,莫里康内被归功为“音乐监督”(在西班牙甚至被认为是这部电影的作曲家)。当被问到这个问题时,这位大师耸耸肩说道:“巴卡洛夫为什么需要音乐监督?”。毫无疑问,我们几乎无法想象莫里康内听到他的同行做过什么,以及说过诸如“这是正确的…这是错误的…”时的反应。与其这样,他还不如花时间去做其他的事情。至于有一些误导性的专栏作家认为巴卡洛夫在60年代初期曾经是莫里康内的助手,他们最好仔细核对一下他们的消息来源:两位大师之间从来不存在任何形式的等级关系。⑷巴卡洛夫精致而优雅的风格为他的西部片音乐找到了一个安全的港湾。他为《一个叫正午的男人》(Lo chiamavano Mezzogiorno,1973年)创作的主题就是一个精致而优雅的旋律如何发展成意大利西部片主题音乐的完美范例。如果你要寻找另一个西部片亮点,《大对决》(Il grande duello,1972年)也是为你准备的。它是一个令人着迷的主题音乐,一个杰出的管弦乐编曲。一个天才的作品。此外添加一个我最喜欢的,《布拉瓦多斯的黄金》(L'oro dei bravados,1971年)。我们可以有把握地说,在莫里康内对西部片不感兴趣的时期,70年代初期最佳的意大利西部片配乐是巴卡洛夫的天下。此外,巴卡洛夫自然而然地将拉丁美洲元素融入他的音乐,这是以墨西哥为背景的很多西部片所必需的,体现其娴熟作曲技艺的力作包括《谁知道?》当中令人难以置信的“圣米格尔派对”。我们绝对会与这个行业最优秀的作曲家不期而遇。除了上面提到的莫兰迪主演的半音乐剧之外,在喜剧电影方面,另一部电影值得我们关注:《12只手的火星人》(I Marziani hanno 12 mani,1964年)。这部滑稽剧的原声音乐是埃尼奥·莫里康内谱写的,但是显著地使用了巴卡洛夫的一支曲子(“在罗马见面”,它是巴卡洛夫在同一年为电影《危急时刻》创作的)。反之,莫里康内的摇篮曲“Ninna nanna”(出自《海洋的话剧》,1962年)也被巴卡洛夫改编过,1965年他们的“电子音乐学”项目中的“电子音乐人”是迄今为止已经发行的这部配乐中唯一的莫里康内作品。此外,巴卡洛夫的音乐还尴尬地闯入莫里康内的《案件已经结案,忘了吧》(L'istruttoria è chiusa, dimentichi。1971年)当中。这部原声音乐可能是大师埃尼奥·莫里康内最具实验性和最坚定的配乐之一,它是由音乐剧片段、噪音、光芒四射的电子音乐、尖叫声以及带有混合效应的收音机广播组成的大杂烩。这部原声音乐完全归功于莫里康内,其中一些可以体面地被称为音乐的罕见片段听上去就像收音机的音频信号(尤其是在曲子“骚乱”当中),那些大张旗鼓的铜管乐器吹奏片段是… 路易斯·巴卡洛夫的手笔!逻辑上确实如此,在这个剧情声或令人不安的声音的混合体当中,这些音乐本身不太可能是莫里康内创作的—这会使这部配乐的本质产生偏差。为此,莫里康内选择了巴卡洛夫的《一个荣誉的问题》(Una questione d'onore,1966年)中的一支曲子, “为一起谋杀而作的乐曲”⑸。这两部原声音乐都是由同一个唱片发行商发行的。有趣的是,这支曲子在另一部由莫里康内配乐的电影中也可以听到:电视连续剧《三个女人》(Tre donne,1971年)当中的一个剧集,“歌女”(La sciantosa)。
业余项目
除了上面提到的“电子音乐人”之外,巴卡洛夫还参与过许多与他的电影平行的项目,尤其是70年代与The New Trolls等乐队合作的前卫音乐领域。他甚至是意大利这类音乐的开拓者之一,他凭借与Osanna乐队共同配乐的“Milano calibre 9”(1972年),将这种体验带回电影院。他并没有等待别人向他提出的工作,而是出于自己的爱好以及对发展的渴望进入预期的领域。在这些旅程中,他多次请求埃尼奥·莫里康内帮忙。第一次是1971年的专辑“Pitturamusica”,巴卡洛夫为他的画家朋友Edolo Masci创作了一些阐释绘画艺术的极简主义音乐,其中的两支曲子归功于莫里康内。之后的1975年,他为萨克斯演奏家Gato Barbieri创作了一张专辑“De**andes”,就像大师为新韵即兴乐团演奏小号一样,他让莫里康内演奏小号。1979年,包括巴卡洛夫和莫里康内在内的每位作曲家(还有尼诺·罗塔,佛朗科·埃文杰利斯蒂和埃吉斯托·马基)都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议的“十大生存”计划提交了两支曲子。2010年,他们俩为纪录片《地球,我们的家园》的音乐做出了贡献(这次是与Arvo Pärt合作)。就在同一年,意大利广播电视公司推出的一个名为“伟大的作家”的项目再次让两人相聚(与尼科拉·皮奥瓦尼合作)。很少有人知道他们还参与过什么项目—我们知道的是,所有的这些目标都是为了向电视广播提供高质量的音乐。在2001年的专辑“意大利电影”当中,路易斯·巴卡洛夫指挥了莫里康内的“黄金三镖客”以及“加布里埃尔的双簧管”。
还没有其他莫里康内欣赏的作曲家能够像巴卡洛夫一样与他产生如此多的交集和互补,甚至布鲁诺·尼可莱,甚至他的儿子安德烈·莫里康内。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甚至可以将法国电影视为这种互补性的代表:正当莫里康内在80年代初期中止为法国电影配乐的时候,巴卡洛夫开始介入法国电影音乐。不过本文所采用的狭窄视野仅仅是冰山一角,不能完全涵盖伟大的巴卡洛夫为我们带来的令人兴奋的音乐财富。虽然他不像莫里康内那样丰富多产,不过他仍然为我们留下了大约200部电影音乐以及大量的绝对音乐。他获得奥斯卡最佳配乐奖的《邮差》以及包含在昆汀·塔伦蒂诺电影中的音乐(在《杀死比尔》中非常突出,当然还有《被解放的姜戈》)让人们确信,迄今为止这位阿根廷音乐大师仍然会受到尊崇和赞扬,并且不会被后人遗忘。令人惋惜的是,路易斯·巴卡洛夫是意大利60和70年代黄金时代为数不多的传奇作曲家之一。如今,只有一个人傲然屹立于群峰之上…注:⑴http://www.premiere.fr/Cinema/News-Cinema/Mort-de-Luis-Bacalov-compositeur-de-Django。⑵巴卡洛夫一直承认这一点,参见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4caNfdB7bo(2分钟之后):“我认为埃尼奥·莫里康内是当今欧洲电影界最重要的作曲家”。或者《追逐声音》(亚历山德罗·德·罗萨,埃尼奥·莫里康内)第406页:“在应用音乐方面,我认为莫里康内是自有声电影发明以来意大利最伟大的音乐家,也许是与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并列的欧洲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⑶奇怪的是,巴卡洛夫被提名为“最佳配乐 - 改编或处理”类别,尽管他的确创作了原创音乐,但是帕索里尼还使用了莫扎特、巴赫等人的作品。巴卡洛夫输给了Ken Thorne的《有趣的事情发生在通往论坛的路上》。⑷只是在短时间内存在师生关系:在《追逐声音》当中,巴卡洛夫说过,根据他的请求,他接受了莫里康内的一些私人课程。⑸这支曲子也被巴卡洛夫用在《权力的代价》(Il prezzo del potere,1969年)当中,名为“欢迎总统先生”(Welcome mister president)。⑹在音乐之友协会举办的音乐会上,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IUfW0iEYgU。顺便说一句,如果你想欣赏莫里康内的“对一个不容怀疑的公民的调查”风格的探戈风味主题,不要错过巴卡洛夫的“Slow on the Uptake”:参见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jjc1q-NYM0。路易斯·巴卡洛夫音乐链接:https://music.163.com/#/playlist?id=4988098394